前方有战场,后方有保障。面对校园封闭管理要求,后勤集团第一时间响应,优化服务措施,提高保障效率,确保科学防控,力求精准防控,全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无需豪言壮语,后勤人留下的只有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背影,可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守护了全校师生疫情防控服务保障的大后方。

办公室王浩: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转业军人,我就应该冲上去!
”后勤集团办公室副主任王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王浩第一时间响应驻校值守,他每日工作至深夜,发放登记防疫物资、起草各类文字材料、规范服务保障流程、应急处置物资管控、动态掌握线上台账,校园里随处都能见到这位年轻党员的身影……然而,熟悉王浩的同事们都知道,他的父亲刚刚做完手术卧床休养,儿子才两岁,他的爱人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暂时辞去了工作,但他始终毫无怨言。
“我在部队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投入战斗时只有一个身份——战士,家里的困难都不算啥!”朴实的话语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的信心和决心。

动力第二中心张福池:冲在前线的“夜”行者
张福池同志是后勤动力维修第二中心电力管理员。1989年就到我校工作,现已从业30多年,始终坚守在校园电力保障工作一线。他专业精湛、耐心认真,应急处置有方法,爬高上杆不退缩,细心教导新工作的电工各项工作技能,充分体现了后勤人“传、帮、带”的精神,先后培养出多名电工班班长等优秀电工骨干。
校园封闭管理的前一天,正是他值夜班,接到学校通知后,在变电所值班室的他拿起电话,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爱人的手机:“疫情封校了,我决定申请留校值守。我还剩不到1年的时间就退休了,但是特殊时期,我绝不能掉链子!”疫情防控冲在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张福池在校期间不分昼夜,全力保障校园24小时电力安全运转。每当出现突发事件,他总是能运用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破解难题,为全校师生带去光与热。情牵师生,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后勤人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无畏和忠诚!

卫生环境中心刘锦生、动力第二中心刘嘉琦:
“疫”线上阵父子兵
后勤集团卫生环境服务中心刘锦生和后勤动力第二中心刘嘉琦是父子,学校封闭管理期间,他们父子二人毅然选择并肩驻校值守。
其实,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留在家中,因为当时刘锦生90岁的母亲已经病重卧床,当同事问及他“家里老人怎么办”时,一向孝顺的他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家里有大姐照顾。”父子二人义无反顾地留守校园,一个每天按时巡查校园环境保洁和垃圾清运情况,认真检查公共区域的消杀记录校园卫生,一个负责保障学校水电工作。4月12日,刘锦生的母亲病重,当时父子俩正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等他们赶回到家中时,老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也许,正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的前行者,才有校园清洁的环境,才有安宁的校园。

膳食中心王洋:打好疫情保“胃”战
实施校园全封闭管理后,食堂成了校内师生唯一的就餐场所,食堂面临的供餐压力猛增,对于食材等物资的采购量更大,封闭管理使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一日三餐,人手有限,校园封闭管理的日子里,后勤集团膳食中心副主任王洋全天都在紧张忙碌着。“让所有师生及时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是他的工作理念。
检查原材料供应、规范服务流程、确保食品安全……他始终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不管前一天睡得多晚,王洋都会在清晨准时出现在各食堂检查早餐供应情况。听取师生意见,制定改进措施,跟进食品安全,全程把控细节,他不断延伸着餐饮服务的深度和温度,展现着学校后勤餐饮服务人的敬业本色。

多种经营公司吴旭:来自“疫”线的硬核力量
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后,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旭主动请缨,申请留校值守。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他主动承担起后勤保障物资入校监管、膳食餐厅的食品安全、东院区卫生保洁及绿化管理等多项工作,把维护师生安全、保障师生利益放在心上。
不怕苦,不叫累,他24小时在线服务。每一天,他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校园各条道路、楼宇、景观门和食堂,被师生们称为后勤服务保障的“多面能手”和“硬核战士”,用行动彰显了冲锋在前、勇于承担的党员本色。学校师生和领导同事纷纷为他点“赞”。面对褒奖,吴旭总是谦虚地笑着说:“为大家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平凡造就不凡,平凡亦是非凡。“服务师生,以校为家”,不仅仅是一句号召,更是所有后勤人躬身抗疫的真实写照。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他们忙碌的身影绘就成校园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筑造成一道坚强的防线,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守护,坚定着抗疫必胜的信心,让每一个人看到爱和希望一直在路上!